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强财政金融政策联动,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性功能作用,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切实缓解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陕西省继2017年12月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后,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融 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 《行动方案》),推动担保体系提质增效。
《行动方案》按照更实更准要求,坚持可量化、可操作性原则,从“强体系、夯基础、重合作、建制度”四个方面,推动国家和陕西省已出台政策的落实见效。
一是强化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建设,鼓励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挥区域"龙头"作用,整合担保资源,实现县域业务全覆盖,确保到2023年底,各市至少建立1家注册资本金10亿元以上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挥陕西省信用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再担保)体系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体系评价和评比表彰机制,研发批量化担保产品,推动全省担保规模增长;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支小支农业务占比达到80%以上,年化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强化机构能力建设,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实现资金快速回笼,促进机构良性发展。
二是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推进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运行,力争2023年底前投资3- 5家支小支农成效明显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优质客户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落实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奖补机制,鼓励市县建立本级风险补偿资金池,确保2023年底,实现市级风险补偿资金池全覆盖;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业务降费奖补政策。
三是加大合作力度。推动银担双方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对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准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与陕西再担保签订风险分担协议,承担不低于20%的风险责任;大力推广国担基金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模式,加快推进地方法人银行与陕西再担保开展地方版“总对总”业务合作;打通政府性融资担保与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渠道,省财政对市县两级当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分别达到1亿元和5000万元以上的担保公司,按照担保额度的0.5%给予奖励;开通秦创原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快担保产品创新,研发适合知识产权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中长期研发融资等担保产品,争到2023年底,实现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创业中心融资担保业务全覆盖。
四是健全保障机制。理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管理体制,落实国有金融资本财政出资人管理职责,建立以服务小微企业为导向的融资担保机构绩效评价机制;财政部门将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落实情况作为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作为对地方法人银行经营业务考核内容;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好”信易贷”平台,开辟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专栏,向平台注册用户宣传担保政策,并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落实尽职免办法,对依法依规开展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再担保业务,年度代偿率不超过5%的,对相关工作人员予以免责,充分激发融资担保机构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
下一步,陕西再担保将以新出台的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省级再担保机构龙头作用,牵头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创新工作思路,用足用活扶持政策,加强银担合作,提高信息化水平,探索创新业务模式,聚焦主业主责,持续降低担保费率,开发更多批量化担保产品,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切实缓解我省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